1、萊特幣(Litecoin):與比特幣相似,萊特幣是一個基于加密技術的數字貨幣。最近萊特幣的價格急劇上漲。萊特幣是比特幣的分支之一,但是它并不要求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普通電腦也可以進行挖礦。萊特幣的算法源于科林·佩西瓦爾(Colin Percival)為Tarsnap設計的算法(一種用于Linux和其他開源操作系統(tǒng)備份的在線安全備份服務)。
2、Namecoin:Namecoin是一種基于比特幣的開源分支。它是一種分布式DNS協(xié)議,可以將人類可理解的網站名轉化為機器可理解的地址。這種貨幣可以在正?;ヂ?lián)網之外運營,擺脫了ICANN的管制。Namecoin的貨幣價值和域名存儲在用戶的區(qū)塊鏈記錄中,并將總數限定在2100萬。
3、Peercoin:Peercoin是一種比特幣的p2p變體,提高了挖礦效率和安全性,并增加了防止群體挖礦的措施(現(xiàn)在群體挖礦被認為是比特幣的一個潛在缺陷)。根據CoinMarketCap.com對新興貨幣的統(tǒng)計,Peercoin目前在數字貨幣市值中排名第四。
4、Primecoin:Primecoin是一種類似比特幣的加密貨幣,但是它采用完全獨立的挖礦算法。比特幣采用了Hashcash算法,而Primecoin使用了長坎寧安鏈(long Cunningham chains)來確定貨幣的價值。在比特幣挖掘過程中,隨著貨幣量的增加,難度會急劇增加。但是Primecoin不同,每挖掘出一枚Primecoin幣,挖掘難度就會略有增加,這個過程相對平穩(wěn)。
5、Feathercoin:Feathercoin是根據萊特幣設計而來的,于2013年4月發(fā)布,可以比萊特幣更頻繁地調整挖礦難度。Feathercoin經常進行更新,加入新功能和改進,杜絕惡意挖礦行為。
6、Novacoin:Novacoin是另一種p2p數字加密貨幣。與大多數貨幣不同的是,Novacoin在其核心中整合了保護機制,可以識別違規(guī)挖礦行為。Novacoin的總量限定為20億,數量相當可觀,如果需要,總量還可以進行增加。
7、Infinitecoin:于2013年6月發(fā)布,是萊特幣的衍生產品。根據挖礦情況和貨幣總量,無限幣可以頻繁地調整挖礦難度比率。
8、Megacoin:于2013年第四季度發(fā)布,初期模仿比特幣。Megacoin的總量限定為4200萬,可以像其他虛擬貨幣一樣進行挖掘。它的最大特點是公開的品牌,這是其他數字貨幣所缺乏的。
9、Quarkcoin:于2013年發(fā)布,目前處于初期。Quarkcoin的安全部分采用了9個獨立回路的加密,并采用了6種不同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