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期貨的一大顯著特點是“雙向交易”,也就是說交易者認為后市行情會漲,可以通過買入期貨合約開始交易,即“買空”;如果認為后市行情會下跌,也可以通過賣出期貨合約開始交易,即“賣空”。因此,在期貨的交易指令上,就可以有4個方向可以選擇:
買入開倉
后續(xù)看漲,多單建倉;如果標的指數(shù)上升就可以盈利,對應的平倉了結(jié)就是賣出平倉。
賣出開倉
后續(xù)看跌,空單建倉;如果標的指數(shù)下降就可以盈利,對應的平倉了結(jié)就是買入平倉。
買入平倉
指投資者將持有的賣出合約對未來行情不再看跌而補回以前賣出合約,與原來的賣出合約對沖抵消退出市場,帳戶資金解凍。
賣出平倉
指投資者對未來價格趨勢不看好而采取的交易手段,而將原來買進的看漲合約賣出,投資者資金帳戶解凍。
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每一筆期貨交易之前,你需要提出的三個正確問題:
為什么開倉?
什么時候平倉?
開倉后,方向反了怎么辦?
為什么開倉?
一定要記住,當你的買入理由"消失"了,必須趕快結(jié)束掉這筆交易。
沒有時間限制的理由格外小心,沒有期限代表著沒有限制的不測,夜長夢多趁你還在賺錢的時候收手,肯定不會是個錯誤。
不能證明錯誤的真理也要格外小心,也許所堅持的真理是正確的,但它的正確導致了你的本金走向消逝殆盡,這種正確毫無價值。
當然,小心一點就可以了,交易理由可以"很隨便",只要你知道如何在第一時間觀察到"理由消失"就可以下單了。
什么時候平倉?
首先這是一個心態(tài)問題,同時也是個技術(shù)活。對于炒期貨的朋友來說,買入期貨只是開始和過程,賣出期貨才是結(jié)果。只有賣掉了期貨,賺了多少、賬戶里有多少資金,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結(jié)果。所以,市場里常有人會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那么,到底什么時候賣出期貨才最合適呢?很多人會說“漲了就賣唄,跌了就拿著”。這是最簡單的邏輯思維,表面看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仔細深究的話,其實也不盡然。漲了不一定馬上就得賣,跌了也不代表就不應該賣。這就是為什么我說賣期貨首先是個“心態(tài)”問題的原因之一。因為炒期貨的人其實是很難做到“知行合一”的,也就是嘴上說賣,實際上未必能做到。而且賣還是不賣,還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
開倉后,方向反了怎么辦?
理由還在,可是期貨價卻跌了。如何處理浮虧(沒有賣出前的賬面虧損叫做浮虧)的辦法,行話都叫做"止損"方法。
一百個人有一百零一種方法。嘗試到現(xiàn)在,我認為最好的一種方法是,根據(jù)我在這筆交易中所預期的盈利幅度除以五甚至更多。
簡單來說,如果我預期這個交易"至多"能夠有50%的收益,那么就應該有"至多"10%的虧損預期。但如果我所使用的本金規(guī)模無法承受10%的虧損,那么這筆交易就應該果斷放棄,根本不應該開始。
當然,最難做到的,并不是設(shè)置"止損",而是執(zhí)行"止損"。一次次"止損"等于被市場一次次打敗,這說明你需要停手或者反手。
"該買入什么?什么時候買?為什么漲?"是在尋找"最優(yōu)"選擇,在已經(jīng)發(fā)生的歷史中尋求借鑒,來為自己的決定增添信心,不停告訴自己"我是對的"
"為什么買?什么時候賣?跌了怎么辦?"是在尋找"不壞"選擇,審視自己為即將進行的選擇所做的準備,不停追問自己"準備好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