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要明白,比特幣上的銘文永遠無法被刪除,而最新的加密數據本身又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融合了英語、希臘語和數學符號——甚至 ChatGPT 也無法解密。 2024 年一周后,加密行業(yè)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件,一個匿名錢包花費了 1.5 BTC 將加密數據寫入比特幣區(qū)塊鏈。
通過 332 筆交易,該錢包耗盡了相當于當前市場價格 66,000 美元的 BTC,將近 9 MB 的加密數據嵌入到區(qū)塊鏈中。
這只是一次巧合的活動,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動機在起作用? 隨著比特幣 ETF 即將推出的預期即將到來,一些人懷疑這些事件是否是經過戰(zhàn)略設計的,目的是為市場本已熱烈的情緒增添更多炒作。
ChatGPT 無法解碼比特幣上的銘文
Ordinals 瀏覽器 Ord.io 的 X 帳戶分享了這一更新,引發(fā)了用戶之間的一系列笑話和推測性討論,他們想知道此類行為背后的動機。
造成此次轉移的錢包的所有權仍然未知。 標有“bc1pnp…zwd0th”的比特幣地址在 Ord.io 上仍然帶有不祥的標題“未命名”。美國居民像傳統股票一樣通過經紀投資比特幣的可能性在社區(qū)中再次引發(fā)了興奮,導致加密貨幣價格飆升。 貝萊德 (BlackRock)、灰度 (Grayscale)、VanEck 和富達 (Fidelity) 等幾家主要投資公司準備在該國推出現貨比特幣 ETF。
因此,區(qū)塊鏈上的銘文引發(fā)了人們的猜測,人們質疑這些是否是為了在潛在的行業(yè)轉變事件(例如推出現貨比特幣 ETF)之前故意引起關注和興奮。
比特幣交易至中本聰的 Genesis 錢包
巧合的是,這一消息緊隨另一起事件之后,一名身份不明的用戶向 Genesis 錢包發(fā)送了 26.9 BTC,價值驚人的 117 萬美元,這是中本聰在比特幣網絡上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錢包。
由于收回資金的可能性仍不確定,這一特殊交易引發(fā)了該領域的好奇心和投機。 專家們還猜測中本聰是否已經從長達十年的沉睡中醒來。
自 2010 年 12 月中本聰失蹤以來,與中本聰相關的錢包(包括 Genesis 錢包)沒有發(fā)生過任何交易。中本聰仍有可能擁有這些錢包的私鑰,從而保留對資金的控制權。
最近的交易使余額增加到 99.67 比特幣,相當于約 43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