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地勢以山地高原為主,其中大部分被稱為埃塞俄比亞高原,占據(jù)全境的2/3。東非大裂谷穿過整個國家,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因此被稱為“非洲屋脊”。高原四周地勢逐漸下降。
埃塞俄比亞的國旗是長方形,長和寬的比例為3:2。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中間是國徽圖案。自19世紀(jì)末期開始,埃塞俄比亞就采用綠、黃、紅三色國旗。在現(xiàn)代史上,埃塞俄比亞是第一個躋身自由民族之列的非洲國家。
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許多非洲國家先后獨(dú)立,并紛紛采用綠、黃、紅于是被稱為泛非洲色彩。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古國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為這片土地賦予了綠、黃、紅三種色彩更深的涵義。
這三種顏色與科普提克教堂的禮拜儀式密切相關(guān),被視為圣父、圣子和圣靈的象征,體現(xiàn)了人類自由所崇尚的忠誠、希望和慈善的美德。同時,這三種顏色也代表著埃塞俄比亞的三個地區(qū):提克列(紅色)、阿姆哈拉(黃色)和西奧亞(綠色)。
綠色代表著肥沃的土地、溫和的氣候和豐富的植物資源,也象征著對未來的希望。黃色象征著和平與博愛,也代表人民建設(shè)國家的決心。紅色象征著人民為保衛(wèi)祖國隨時準(zhǔn)備流血犧牲。
原來的國旗中沒有國徽圖案,但在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lián)邦民主共和國成立時,新的國旗中央加入了國徽圖案。
以上內(nèi)容參考自百度百科-埃塞俄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