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出的數字人民幣和比特幣雖然在基礎技術上雷同,但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自古以來,貨幣都是一種債權憑證。你持有的貨幣本質上其實是你所擁有的所處社會的債權。貨幣交易,本質上是信用履約。所以,貨幣的基礎價值在于貨幣發(fā)行方的信用。也就是貨幣發(fā)行方可以保障貨幣公平有序交易的能力。而只有國家或者是政府才有這樣的保障能力。所以,貨幣也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象征。從交易貨幣(非黃金白銀等實物貨幣)誕生的那一刻起,貨幣就從來沒有脫離過國家(或政府)而獨立存在的。
后來出現的比特幣強調的是去主權化。去主權化實際上就是要剝離貨幣所依賴的國家信用。一個沒有信用的貨幣也就沒有了比較價值,也就是不會存在匯率的問題,這是比特幣的優(yōu)點。但同時,正因為比特幣沒有比較價值,所以它的價格可以人為操控,波動巨烈,使得它根本不具備交易貨幣的基本要求。所以,比特幣沒有末來。總有一天人們會明白,和鉆石一樣,比特幣并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它的存在只是源于人們的精神需要。
不管是什么樣的貨幣,它都必須要具備穩(wěn)定性和可比較性。但是貨幣從貝殼,到黃金白銀,到餃子,再到現在的無現金社會,貨幣的趨勢是越來越輕便,越來越虛擬化。照這個趨勢來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成熟,貨幣數字化是必然的結果。
可喜的是,在貨幣數字化進程中,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例。但是萬不可把數字人民幣等同于比特幣。相反的,數字貨幣不但不能去國家主權化,反而是要更加的強化國家對其數字貨幣的主權信用。
如果交易貨幣是黃金或白銀你可以去主權化,因為這種交易本質上還是易貨交易。但是你如果使用紙幣交易,那么交易貨幣的價值就必須要有國家信用來擔保。而如今,倘若是用虛擬的數字貨幣來交易的話,你怎么來保證此交易貨幣的價值?除了國家信用,再無其他的選擇。所以說,對于數字貨幣來說,它的價值還是取決于國家的信用體系,只不過與紙幣相比,數字貨幣對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社會的穩(wěn)定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數字貨幣將深刻的改變人類社會,特別是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面將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對此我們一定要有前瞻性。我們要抓住這樣一個難得的契機,加速推進數字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系統的建設,以數字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系統為抓手,重新構建國際貿易和世界金融秩序。
引領世界潮流,中國勢不可擋!
在新春來臨之際,祝愿中華國富民安,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