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排除XRP、XLM和BNB。在前10名幣種中,XRP和XLM的成交活躍度較低,這反映了它們的人氣和流動性也相對較低(成交活躍度=日成交額/流通市值)。此外,XRP是一種中心化的公司幣,并不適合我的選擇。BNB最初并不在前10名,成交活躍度也不高,而且它也是一種公司幣,所以我也將其排除在外。這樣一來,我便只剩下了BTC、LTC、BCH、ETH和EOS這五個幣種。
第二步是排除EOS。EOS在人氣、成交活躍度和社區(qū)建設方面都表現出色。BTC經受了十年的考驗,其技術、經濟模型、共識算法以及升值邏輯已經通過事實證明了。然而,EOS的邏輯和BTC完全不同,其時間太短,程序太復雜,使我很難看清其中邏輯。因此,我決定排除EOS。
第三步是排除ETH。ETH的市值要比EOS高得多,但EOS的吞吐量性能要比ETH好得多。目前,DAPP在活躍度上,EOS也完勝ETH。既然我已經排除了EOS,ETH也不再屬于我的選擇范圍之內。
第四步是排除BCH。BCH是一種分叉幣,其邏輯與BTC類似。然而,BCH的用戶量比LTC少(日活躍地址、日交易筆數),盡管市值高于LTC,但我更喜歡LTC的數據表現。另外,由于分叉幣BSV的存在,使得局勢有些混亂,因此我將其排除在外??紤]到我已經購買了BTC,為了保險起見,我可以以1:1的比例購買BCH作為BTC的保險。
第五步,我們剩下了BTC。大餅確實非常好,具有安全性、流動性和升值邏輯均為最佳。但問題在于比特幣區(qū)塊大小被鎖死,這意味著用戶增長可能會受到限制(日交易筆數、日活躍地址)。此外,我對閃電網絡和側鏈并不看好,它們過于復雜,目前幾乎沒有用戶。我被分叉派的某些觀點所左右。但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會購買一定比例的大餅。
最后一步是剩下LTC。只有LTC時間足夠長,邏輯與BTC相似,經受了考驗。歷史上,萊特幣的牛市漲幅比比特幣大。此外,即將迎來的2019年減半行情也增加了LTC的吸引力。購買LTC時,LTC/BTC匯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的區(qū)間。最重要的是,即使判斷失誤,LTC的漲幅也不會像BTC那樣大,但也足夠了。我只是少賺了一些錢而已,判斷錯誤不會有災難性后果。
今年以來,LTC漲幅最大,EOS和BCH的漲幅都不多。由于大餅市值最大,漲幅不大,但是它是定海神針。ETH和XRP的漲幅稍顯落后,XLM的存在感最差,而BNB的漲幅巨大。未來的出路在于做公鏈。
在分析完這些因素后,我最終選擇了LTC作為我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