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在做投資時,最好還是自己做決定,不要完全依賴別人的指點。我個人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股市上,雖然不是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我在工作之余一直在股市里面操作。我第一次在股市開戶是12年的時候,當時我只投了幾千塊錢,賺了幾百塊錢就退出來了。記得很清楚,我當時花了1000塊錢買了股票,結(jié)果那天股票漲停,第二天停牌被查,復牌后我就賣了,賺了10塊錢,覺得挺有意思的。唯一一次虧本是投資了一家汽車企業(yè)的股票,為避免廣告嫌疑,我就不說名字了。直到15年,我才又繼續(xù)操作股市。那一年我投了5萬塊錢,賺了大概2萬多就停了。16年我總共操作了3次,投了15萬塊錢,賺了3萬多。在17年6月份才開始操作,目前還在進行中,已經(jīng)賺了3萬多。我覺得在做投資時,心態(tài)很重要,不要羨慕那些短時間內(nèi)資產(chǎn)翻倍的成功人士,這樣的人畢竟很少。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他們厲害,就不要學他們。另外,盡量做長線投資,短線太累人,每天盯著看很辛苦。選擇股票方面,我沒有太多經(jīng)驗,我只操作我熟悉的幾支股票,不管其他股票的漲勢如何,我也不考慮。此外,不要追漲。有些人喜歡買股票的時候股價正在上漲,期望能跟著賺錢。這樣的做法風險很大,可能在你認為股價還會漲的時候,其實莊家已經(jīng)開始拋售了。我的習慣是找到一支股票的低點,并確定自己能接受的高點。如果價格達到低點,我就買入,如果達到設(shè)定的高點,就賣出。中間不管股票價格如何波動,當然,如果價格低于低點,我會補充一些倉位(情況經(jīng)常是我已經(jīng)沒有余錢了)。這樣一來,我也不需要每天盯著股市,開市時設(shè)定好買入和賣出點,就可以放心去做其他事情了。我有一個朋友炒期貨,他覺得這樣賺錢更多,不過兩年前他把本金輸光了。另一個認識的人炒黃金和美元,每天都在操作,我記得在7月份的時候我問他上半年賺了多少,他說賺了1千多美元。我不知道他投入的資金量是多少,可能不大。他做這些的原因是他認識一些人,有人的資產(chǎn)幾天甚至一天就翻了一倍。對此我不做評價。 不要因為漲了就高興,跌了就失落。我岳父就有這樣的問題,總是在股價波動的時候忍不住,結(jié)果最后把錢都虧在股市里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不再做投資了。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不要把投資當作主業(yè)去玩,還是專心工作,只抽出一些時間進行投資操作就好。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