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的過程是通過消耗CPU的電力和時間來產生比特幣,中本聰比喻成金礦消耗資源將黃金注入經濟。每個網絡節(jié)點向網絡進行廣播交易,這些交易在經過礦工驗證后,確認的交易會被打包到數據塊中,數據塊會串起來形成連續(xù)的數據塊鏈。隨機調整數會不斷重復進行嘗試,直到它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使得產生的散列值低于某個特定的目標。
難度會定期調整以保持大約每10分鐘出一個新的數據塊,如果速度加快了,那么就提高挖礦難度;如果速度變慢了,那么就降低難度。比特幣系統(tǒng)在每隔2016個數據塊被產出后(約兩周),會自動重新計算接下來2016個數據塊的挖礦難度。目前難度呈現幾何級數的上升,讓普通個人挖礦者的挖礦工作變得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