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看到這樣的宣傳,會不會激動?
但請別急著下單,讓我來分析內里可能存在的問題。
1、關于幣價
(1) 如果你購課時某種數字貨幣的價值為100元,而主辦方在領取時將幣價從100降至50元,那么您將以打幣時的價格兌換,因此您等值的數字貨幣就會少。這是一個精心構思的造課過程。如果公司在購課前已經擁有該幣種,那么100元只能買到4個,給你4個代表公司每售出一個課程損失4個幣。
(2) 如果主辦方兌換您的數字貨幣時遵循時價,而在兌換時間幣值突然上升,那么您原本可以獲得8個幣,但最終只拿到了4個。等到售后,價值又下降到50元,您只能賣掉并得到200元。
這講的是拉盤的一種操作方式。這里不過多介紹。
2、幣種
一個小小的主辦方,不是莊家,如果他真的去拉盤,是否很容易被普通散戶收割?這就談到幣種問題。在財力上,小型公司無法拉升比特幣、以太幣這樣的主流幣種,因為這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且容易被其他人所獲利。在公司預設的過程中,它們給出的幣種通常是邊緣化的。這種幣的特點是:1、上的交易所少,一般是2-3個;2、交易量低,一般不到10,000元;3、難以交易、支付。
前兩個很好理解,“難以交易”單獨解釋。
第一種情況,您發(fā)現可以交易的平臺只支持交易,不支持兌換。
在第二種情況下,主辦方在打幣到您的賬戶時就已經確定了一項不可修改的規(guī)定:在60天內,此部分數字貨幣無法被交易或兌換。因此,我們需要等待,是否會在60天后拉盤還是會砸盤。
3、不要臉
這就不多解釋了。它們存在某些技術性問題,如果對其進行直接的否定或毀約,那么其說服力就會降低。例如,如果它們承諾以比特幣兌換等值數字貨幣,但最終提供的是另一種數字貨幣,那就是撒謊或毀約了。
如果他們使用的是文字游戲,那就更難以玩弄。
例如,公司承諾以比特幣兌換等值數字貨幣,實際上卻提供了另一種數字貨幣。公司解釋說,Bitcoin并不僅指比特幣,而是包括所有數字貨幣類型。無論這句話的邏輯是否正確,主辦方嘗試通過這種文字游戲來掩蓋自己的錯誤。
以上是真實案例,如果有雷同,那么可能是我們參加的是同一門課程。這是一個淺顯易懂的內部視角,我們期待更多的系列文章來探討這個深不見底的行業(yè)。